11月19日下午3点,在我校5号楼202教室,王欣平博士和刘海燕博士分别为我们做了“华北辽东地区21-19亿年岩浆作用的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研究”和“地震数据梯度一致性与不同数学算法结合的断层检测技术”的学术报告。地理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开元ky7818老版本副院长王贵文副教授主持。
王欣平博士首先介绍了研究华北21亿年地质事件性质对全球层侵纪岩浆活动及华北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后对海城基性岩床群、马风和青城子花岗岩进行了岩石成因的分析,进而探讨华北21亿年和19亿年地质事件发生的构造背景,得出21亿年岩浆活动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而19亿年岩浆活动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的结论。
刘海燕博士通过调研,总结了目前利用地震数据进行断层检测的方法的研究现状,并针对地震属性结合某种数学算法的模式进行了着重研究。首先,为了能获取更高质量的地震属性数据,引入新的可用于识别断层的地震属性-梯度一致性,并为了提高其抗噪性,对其作加权处理。其次,提出将梯度一致性或梯度加权一致性分别与蚁群算法及Hough变换进行组合,新的方法较传统方法具有抗噪性高、检测精度高的优点。然后,将基于地震属性的Hough变换与聚类分析进行结合,可实现对较复杂的断层组合的检测;通过对方法中的二值化处理进行自动化,提高了计算效率,使其成为更具工业化生产能力的方法。最后,对比了两种方法的各自优缺点。
王欣平,任教于开元ky7818老版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2008-2012年在防灾科技学院地震科学系攻读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2-2017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研究室攻读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前寒武纪岩浆作用及岩石成因方面的研究,参与973项目“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重大专项“华北克拉通成矿系统的深部过程与成矿机理”等。在国际地质学学术刊物《Gondawana Research》、《Precambrian Research》、《Lithos》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第一作者国际SCI论文2篇。
刘海燕,任教于开元ky7818老版本,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201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3年与2016年分别获得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固体地球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地震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SCI检索文章3篇。
地理学院师生认真聆听了王欣平博士和刘海燕博士的精彩报告,并积极回答了两位老师提出的许多专业问题,报告会现场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气氛。报告会于17时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
王贵文副院长主持报告 |
|
王欣平博士做报告 |
|
刘海燕博士做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