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0-11日,由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和开元ky7818老版本主办,开元ky7818老版本承办、山西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协办、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学术会议类)资助的“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2022年学术年会”在太原召开。会议通过线上线下+云端直播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大学、河南大学、内蒙古大学、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开元ky7818老版本、山西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等56个科研院所、高校及相关单位的1000余人次专家学者、师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及部分参会代表合影)
学术年会开幕式由开元ky7818老版本院长张仲伍教授主持,开元ky7818老版本党委书记张晓永教授、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毅研究员,山西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刘继兴会长出席并致辞。
(开元ky7818老版本党委书记张晓永教授出席并致欢迎词)
张晓永书记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成立十年来在理论引领、学界影响、实践推动方面取得的成绩。他强调,行政区划研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区域协调发展举足轻重,做好行政区划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他希望参会专家能够围绕主题深入交流研讨、发表真知灼见、丰富会议成果,为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含金量高、前瞻性强的对策建议。
(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理事长刘毅研究员致辞)
刘毅研究员代表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对会议承办单位、协办单位、资助单位、与会学者以及有关方面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行政区划治理体系,需要各级民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也需要各领域专家的积极参与。他希望与会专家畅所欲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解读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的意见、政策内涵和工作要求,对我国的行政计划研究建言献策,用集体的智慧勾勒好行政区划研究的蓝图设计,引领国内行政区划的研究的舆论导向,为新时代国家的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贡献。
(山西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刘继兴会长致辞)
刘继兴会长表示,中国行政区域与区域发展促进会是全国行政区划领域的专业智库和高端学术团体,在行政区划的方案编制及评估方面作用突出。希望能通过此次大会学习和借鉴中国行政区域与区域发展促进会的思想精髓与工作方法,进一步深化行政区划与地名学术研究,促进山西省行政区划与地名事业的发展。
大会主报告分三个阶段进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高晓路研究员、王开泳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张可云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曹广忠教授,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学院党委书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主任孙斌栋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开元ky7818老版本院长刘云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华林甫教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罗小龙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赖先进副教授,开元ky7818老版本院长张仲伍教授等十余位专家作了大会报告。他们从行政区划调整、城乡融合、地名八景与旅游开发、国土空间修复等不同视角切入到了中国的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的研究中,分享了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案例等,既为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视角、理论、方法、案例等多方面的借鉴与参考。
大会设有5个分会场,44位学者作了专题汇报,围绕“行政区划调整与重构区域发展新格局”、“优化行政区划设置与城乡融合发展”、“行政区划调整与行政体制改革”、“行政区划调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借鉴”、“行政区划基层治理与社会建设”等五个专题进行了交流探讨,促进了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的繁荣发展。
12月11日中午举行了年会闭幕式,由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耿建山主持。开元ky7818老版本院长张仲伍对本次年会进行了总结,并对学术委员会、专家学者及学校相关部门致答谢词。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开泳对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成立十周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耿建山主持闭幕式)
(开元ky7818老版本院长张仲伍教授总结年会)
(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开泳研究员宣读名单并作工作安排)
本次学术年会聚焦“行政区划和区域发展研究”,关注城乡融合发展、行政区划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地方基层治理、社会建设等多个子议题,凸显出了高度的政治意识、敏锐的问题意识,为专家学者、师生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为推进我国行政区划优化设置与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决策参考。